北京

关注

2004年上半年北京汽车销售市场

源自:北亚车市 及经销商的基本情况 一 2003年北京汽车市场的简要回顾(图1) 2003年北京汽车销售40.8万辆,销售额近500亿元;其中新车29.3万辆;二手车11.7万辆。与2002年北京新旧车销售量来比增长了56.5%。但是2003年北京汽车销售的高速增长有着其特殊的一些因素。 n 第一 汽车生产厂家新品牌和新型号汽车大量投放市场和降低汽车销售价格有力的推动了北京汽车消费的市场发展。 n 第二 非典疫情、黄标车禁止进入二环、对私车牌照收费信息。 n 第三 金融系统大举进入汽车消费信贷等等。 n 第四 非理性消费等等,诸多因素促成了北京汽车消费高潮。 n 第五 另外一个情况也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就是汽车品牌经销商为了完成厂方规定的销售任务,在岁未年初时积压了大量的商品车。 二 2004年上半年北京车市基本情况(图2) n (一) 汽车销售总体情况 n 上半年全市销售汽车23.9万辆,销售额275.69亿元。其中新车16.9万辆;二手车6.9万辆。销售的新车中有轿车11.4万辆;二手车中有轿车3.06万辆。 1、新车销售情况(图3) 1-6月北京汽车销售量基本保持在月销售3万辆左右,三月为最高达到3.1万辆,只是在6月份跌至2.4万余辆,月平均销售汽车28166辆。

销售的车辆分类(图4) n 1、轿车113557车辆 n 2、越野车3735辆; n 3 旅行车34757辆 n 4 货车9521辆; n 5 特种车4756辆; n 6 农用车520辆; n 7 其他35辆。 进口车销售情况(图5) n 上半年销售进口汽车3997辆: n 其中:轿车3017辆 n    越野车752辆; n    货车37辆; n    其他2辆。 汽车销售排行(图6) n 轿车:(销售10000辆以上)捷达、别克、(5000-10000辆)夏利、桑塔那、长安、帕萨特、富康、北京现代;(1000-5000辆)广本、奥迪、奇瑞、奥拓、风神、高尔夫、红旗、威驰、菲亚特、悦达、宝来、福特、东南; n 越野车:切诺基、长城、三菱、北汽陆霸、丰田 n 旅行车:金杯、松花江、吉利、东南、东风、美日、福田、悦达; n 卡车:福田、解放、东风、轻骑、江淮、跃进、北京。 购车主体及车辆销售去向(图7) n 上半年私人购车127911辆,占新车销售总量的76.66%; n 单位购车38954辆,占新车销售总量的23.34%。 n 外埠单位和个人在京购车6672辆,占本市新车销售总量的4%。 n 落户本市的16.01万辆。 2 二手车销售情况(图8) 1-6月本市销售二手车68510辆,销售额28.3亿元。其中:国产车63726辆,进口车4784辆。

二手车分类 三 北京汽车消费投诉(图10) 根据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提供的情况,2004年上半年度受理汽车类投诉204件。 1、分类:轿车142件;微型客车9件;越野车4件;汽车零件及制品21件;其他23件。 2、涉及问题:拒绝退换修等售后服务问题102件,其中投诉保修期内拒绝或拖延维修共21件,投诉保修期内收取工时费、修理费和零件费4件;质量问题41件;合同问题36件,其中未按约定时间提车8件,到期不退还保险保证金4件;未提供凭证3件,凭证包括购车合同、保单、保险押金凭证;价格问题6件;假冒问题2件,强制消费1件,强制消费者在指定公司上保险;其他问题13件。 3、品牌分布:吉利14件;夏利12件;捷达11件;神龙富康9件;奇瑞9件;中华5、东南菱帅4件;赛欧3件;大众3件;丰田、奥托、奥迪、千里马、索纳塔、海狮、松花江各2件;宝马、三菱、中兴迟野、爱丽舍、桑塔纳、瑞风、宝莱、别克、金龙、捷达王、本田、得利卡、飞腾、佳宝、华普、北斗星、昌河爱迪尔、金杯、威乐、保时捷、哈飞各1件。 四 北京汽车经销商的基本情况(图11)   目前经北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在经营范围中有汽车项目的企业,大约有2500余家,2004年实际经销汽车的企业是1083家。 在1083家汽车销售企业中经营比较好的大约只占20左右(半年销售量在250辆以上)。其中: 销售3000辆以上    1家; 销售2000到3000辆   7家; 1000到2000辆    26家; 500到1000辆     62家; 250到500辆     101家; 100到250辆     135家 100辆以下的     751家。 上半年销售汽车100辆以上企业 只占汽车销售企业的30%。销售汽车100辆以下的占汽车销售企业的70%。 五 对北京汽车市场的几点看法(图12) 1 本市汽车销售量仍有可能达到或超过2004年销售量 本市汽车销售自三月份以后呈现下滑的趋势,6月份是今年销售最少的一个月,月销售汽车36240辆,其中新车23568辆,二手车12654辆。但是,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量与历年相比,超过了2000年17.2万辆,01年23.02万辆销售量,略低于02年的26万辆,超过03年半年的平均值,低于去年下半年汽车的销售量10.8%,如无特殊情况今年本市汽车销售量仍有可能达到或超过2004年销售量,取得较好的成绩。

2 汽车销售量的下降是消费市场的自我调整(图13) 从2003年汽车销售变化的曲线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四月以后汽车销售量的增长可以说都是一些突发的情况、政策变化引起的,而不是一种正常的消费增长。 今年汽车销售下降,市场疲软应该说是在去年高速增长后的一种正常反映,首先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更加理性了,没有了去年汽车消费高速增长时人人都想买车的激情;第二缺少了激发汽车消费增长的特殊因素;第三国家大的经济政策,对房地产、汽车、金融等行业的整顿,影响了一些行业收入;第四汽车消费信贷更加困难;第五汽车消费成本增长,如油价、保险等等。

3 中低档价位的汽车是当前汽车消费者所能承受的。(图14) 在上半年销售的汽车中,价格在20万元以下的汽车最适合市场的需求,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0.36%;价格在20万元以上汽车仅占汽车销售总量的不到20%。 具体到不同类型汽车上看,轿车中价格在10万元以下的市场占有率为35.3%。10-20万元价格的,市场占有率为40%;越野车价格在10万元以下的市场占有率为35.7%,价格在10到20万元的市场占有率为26%;旅行车价格在10万元以下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0.73%,其中价格在5万元以下,占54.7%。 在个人购车中,购买价格在20万元以下的,占个人购车总量的84.8%。

3 经销商的经营风险加大 市场份额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近两年,众多新品牌、型号的汽车投放市场后,对原有的汽车市场格局形成很强的冲击,整个市场重新进行分配。尤其,实行品牌代理的销售模式后,同品牌经销商还要对不大的市场份额进行竞争。这也是当前市场总量下降不是很大,而经销商感觉压力特别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汽车降价后,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减少。汽车在市场上平均售价由2000年的134329元下降到115547元。 过重的经营成本。特别是一些新上市汽车的4S代理经销商,由于汽车的社会保有量很少,这些车又大都处于保修期内,在利润不大的情况下,依靠卖车来维持一个四位一店的正常经营是很难的。      由于汽车产业政策影响和市场竞争,近两年一些没有品牌代理资格或资金实力比较差的汽车销售企业可能会逐步的退出汽车销售市场。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Copyright © 1999 - ch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豪车事

京ICP备15067519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780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